《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綱要要求推進社會保障合作。探索推進在廣東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享有與內地居民同等的待遇。加強跨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的銜接,探索澳門社會保險在大灣區內跨境使用,提高香港長者社會保障措施的可攜性。研究建立粵港澳跨境社會救助信息系統,開展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合作。鼓勵港澳與內地社會福利界加強合作,推進社會工作領域職業資格互認,加強粵港澳社工的專業培訓交流。深化養老服務合作,支持港澳投資者在珠三角九市按規定以獨資、合資或合作等方式興辦養老等社會服務機構,為港澳居民在廣東養老創造便利條件。推進醫養結合,建設一批區域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
截止至2018年底,粵港澳大灣區常住人口約7000萬人,老年人口超過1100萬人,並且老年人口每年將以5%的速度在增長,將跑步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綱要》開始關注“養老”
2月18日正式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對於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意義重大。南都記者注意到,《綱要》提了6次“養老”,其中關於加強跨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的銜接、支持港澳投資者在珠三角九市興辦養老等社會服務機構等規劃,成為備受關注的養老看點。
可以預見,之後大灣區的發展將會踩着時代的前進節奏穩步向前。
因此,社會養老行動勢在必行,366關愛服務有限公司,將乘着改革號召,將366關愛服務體系普及到每一個家庭。
港人北上內地養老正在破題
近年香港人口愈趨老化,而內地生活條件改善,越來越多的香港長者談及北上安老、治病。這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嗎?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逐漸完善,港資在內地開辦養老機構,內地也摸索着建立國際醫療養老院,香港長者心中的顧慮被一項項划除,釋放出一種積極信號。
大灣區在醫療養老方面的巨大機遇和市場,吸引着資金和人才湧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原司長、南豐集團行政總裁梁錦松今年年初表示,他正在廣東惠州尋找機會,打造醫療養老園區。
他還建議政策進一步放開,允許內地、港澳和國際醫生在大灣區內執業,鼓勵內地醫療數據和香港醫管局的數據對接,香港特區政府提供的醫療補貼可以在內地醫院使用等,這些信號對紓緩香港的養老壓力、激活大灣區醫療養老產業,都是積極向好的。
粵港澳大灣區健康產業發展
《規劃》中明確表示,依託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資源優勢和高新技術產業基礎,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高新區等高端要素集聚平臺作用,聯合打造一批產業鏈條完善、輻射帶動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在醫療產業方面,粵港澳大灣區將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發展壯大為新支柱產業,在蛋白類等生物醫藥、高端醫學診療設備、基因檢測、現代中藥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圍繞新型健康技術、高技術服務業等重點領域及其環節實施一批戰略性新型產業重大工程。
2018年,366關愛服務有限公司的腳步遍及大灣區各個地方,將【i愛你傳真情】的公益之行切實落在每一個腳步當中。
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發展,不僅是上傳下達的宏圖偉業,而是每一個大灣區發展的企業都應該切實努力的方向。